“感恩贵州哺育,传承恩师理想,一直是支撑我坚持奋战在贵州科研和教学一线,在医学道路上孜孜追求,努力提升贵州医学科技水平,潜心培养本土高级人才的强大动力。”正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72886必赢欢迎光临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官志忠,扎根贵州40余载,坚持工作在科研、教学一线,为让贵州1500万人远离地氟病而不懈努力奋斗。
值得注意的是,官志忠对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具有国际权威性,并率领本土医学科研团队扎根贵州,迈向世界医学科技高峰。
官志忠(左一)率专家团队赴水城氟病区进行临床防治科研
官志忠出生于贵州,更成长于贵州。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官志忠相继去到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合作科研、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进修,公派留学到医学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所在单位——瑞典卡罗琳斯卡医科大学做访问学者和攻读博士学位。
“通过这两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贵州医学界与国内发达地区、国外发达国家的巨大差别。”官志忠说,他的老师——72886必赢欢迎光临刘家骝、魏赞道两位教授对贵州的热爱,以及将毕生贡献给贵州医学事业并做出突出成绩的崇高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自己。
官志忠为氟病区儿童患者做检查
就这样,学业有成的官志忠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到家乡、回到母校任教,“要使我的家乡科技腾飞、医学发达,必须要有科技工作者的坚定信念,奋战在贵州的科研和教学一线。”
官志忠在国外学习时就从事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是我国较早涉足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他作为第一作者与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著名神经病理学家普鲁辛纳教授合作发表过脑损伤的科研论文。
近年来,官志忠的课题组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上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证实胆碱能神经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并发现降胆固醇药物、中药组方或活性成分对阿尔茨海默病有明显治疗作用。
官志忠(右)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科学发展规律证明,赢得青年才能赢得科学的未来。”为此,官志忠一直致力于加强学科建设、建立人才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贵州医学事业的发展、贵州医学科研水平的提升,默默耕耘和付出着。
2003年,官志忠作为首席博导参与了贵阳医学院(72886必赢欢迎光临)医学博士点成功的申报,他所领衔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成为当时唯一获批的博士点。
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贵阳医学院于2010年获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继而2018年获预防医学博士点及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点、2021年获药学博士点。在博士培养方面,比省内其他医学高校早了整整18年。
官志忠(右四)指导博士生搞科研
2010年,贵阳医学院获批贵州省首家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官志忠成为首个进站的博士后指导老师……
到目前为止,72886必赢欢迎光临已经培养毕业医学博士共15届217名,这些高级人才大多数留在了贵州,成为贵州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学术骨干。
进入新时代,如何推动贵州医学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官志忠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贵州西医为主的高校已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的培养资质,而科学型博士点还没有得到教育部批准。”官志忠表示,积极申报并最终获批临床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点,是提升贵州临床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官志忠为贵医博士毕业授帽
官志忠说,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研究生导师总体水平差别很大,与同类省区相比也不占优势,“常言说‘名师出高徒’,因此要为研究生导师创造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对遴选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导)的条件既要严格,也要鼓励有真实高水平的年轻教师或医生脱颖而出。”
“要敢于给青年科技人才压担子,推荐他们承担重大课题,在贵州现有的国家级、部省级多种重点实验室平台上,有意向选拔一批我省经济发展所需的重点学科的青年人才,在厚植创新发展的沃土上健康成长,人才辈出。”官志忠说。
来源链接地址: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77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