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196摄氏度的低温中,一份沉睡的 “生命火种”被取出,经历60分钟的空中旅行,它从成都来到贵阳——一份新生儿的脐带,救了一名贵州白血病患者。据悉,这项技术是首次运用在我省的白血病治疗中。
据介绍,57岁的白血病患者李华(化名)从去年7月在贵医附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红细胞数量一直都徘徊在30左右,仍大幅低于正常人水平,如此下去,他的生命将只能维持两三个月。
可不可以“请个外援”?院方开始考虑在贵州从未完成过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带提取物)移植。之后,李华的主治医生向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求助,希望找到一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贵医附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王季石介绍,之前并没有用过间充质干细胞(脐带提取物),当时大家对它的效果都很难判断。
今年2月19日16时,四川脐血库工作人员从公共库中,取出了一份在零下196摄氏度中“沉睡”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它”被装入4℃的生物标本运输箱,连夜飞抵贵阳。第二天一早,李华在病房输入了这100ML的“外援”。
据介绍,经过近11天的监测,李华体内的红细胞数激增到了95以上——这位“外援”起作用了。“患者血液各项指标每天都在好转,预计今天即可出院。”王主任告诉记者。这是我省首次将这项技术运用在白血病治疗中,并获得成功。
王主任说,由于我省一直没有本地脐带血库,每年本可挽救不少白血病人的婴儿脐带和脐带血,就这么白白丢弃。“现在脐带血和脐带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每年丢掉的这些脐带都是严重的浪费。”他说,如果贵州能建立本地库,每年将可以挽救更多身患血液病的病人,也能大大降低治疗费用。 (本报记者 张梅)
来源链接地址:http://www.gywb.cn/content/2014-03/03/content_437503.htm?prolongati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