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糯米饭,油条豆浆,或一碗素粉,是不少中学生的早餐选择。他们为了节约时间,马虎应付早餐,却忽视了必需的营养。贵阳医学院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项目研究受访的学生中,早餐质量好的仅占35.9%。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如果营养摄入不好,会造成哪些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什么样的早餐才是营养的?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贵阳医学院营养教研室主任王惠群副教授。
三成学生不吃早餐
王强(化名)是贵阳一所中学初一的学生,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每天在家给他做早餐,有时他在街上买糯米饭,要是起床晚了索性不吃早餐。像王强这样匆忙“解决”早餐的学生,在受访者中不在少数。据了解,部分学生因早晨没食欲、起床晚等原因,早餐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下午放学后,他们则迫不及待地来到便利超市、快餐店以及路边摊,靠炸鸡腿、烤香肠、蛋糕和甜饮料充饥。
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团队调查了贵阳市某中学359名学生,其中,上学期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占71.3%,每周吃早餐5—6次的学生占13.6%,每周4次以下的学生占13.6%。
专家指出,早餐提供整个上午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佳不仅可影响营养素的摄入,还可以使大脑兴奋性降低、反应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从而导致工作、学习效率及活动能力降低。
此外,不吃早餐可导致体内无法供应足够血糖,人容易感到倦怠、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另外,长期不吃早餐,空腹的时间过长,消化液的分泌就会减少,会引起一系列胃肠病,甚至导致胆结石。
早餐最好定时定点
该项目研究还对就餐地点进行了调查,在家、路边摊、学校食堂、边走边吃、教室分别占71%、4%、5.6%、12.1%、7.3%。
据了解,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是保证孩子营养素良好吸收的前提,路边摊或是边走边吃等均属于不好的早餐行为,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合理营养的原则是“定时定点进餐”。
调查还发现,学生早餐食物构成不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且质量差异大。专家指出,把早餐食物分为5类,即谷类、奶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类、蛋和肉等动物性食物,如果食用了上述4-5类食物则说明早餐质量好,如果食用了其中3类则说明早餐质量较高,如果食用了其中2类或2类以下则说明早餐质量较差。数据表明,359名学生中早餐质量好的占35.9%、较好的占32%、较差的占30.9%。
专家支招营养搭配
对中学生而言,早餐的能量供给要占全天总能量的30%。专家建议,每天早晨起床时,人的消化系统尚未“苏醒”,此时应先饮用一杯50毫升的温水“唤醒”消化系统,15分钟后可以开始进食。
针对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每天早餐需达到固体食物120-130克、奶类200-250毫升,根据可口性的要求,轮流搭配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类、蛋和肉等动物性食物。在选择餐点时,应坚持兼顾口感的前提下实现营养最大化的原则。
本报记者 胡颖 段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