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疫情防控·贵医大在行动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专题专栏 > 疫情防控·贵医大在行动 > 正文

天眼新闻(2020.03.23)战雷山|有一种光荣叫战斗! 贵州医疗队奋战在雷山医院的40个日日夜夜

日期:2020-03-23 作者:刘丹 冯晨阳 陈大炜 王培 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党委宣传部 陈祥贵 点击:

2020年3月23日8时30分,鄢女士走出鄂州市雷山医院隔离病房。她鞠躬致谢,“感谢贵州人民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感谢你们救了我的命。”这是雷山医院最后一批治愈出院的3位新冠肺炎患者之一。

2月13日,贵州省援助鄂州医疗队成建制接管雷山医院,40天里,来自贵州52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战斗在鄂州疫情防治最前沿,累计收治患者338人,转院14人,累计治愈患者324人

胜利的号角声吹响:“等到每缕微风,都带着醉意。”“贵州的兄弟姐妹放心,我们会带着武昌鱼,去贵州喝酒。”笑声,响彻云霄。至此,鄂州市雷山医院正式宣告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危急时刻贵州医疗队成建制支援雷山医院

雷山医院诞生在鄂州疫情暴发期,彼时,鄂州市可用于新冠肺炎救治的病床仅179张,能投入使用的ICU病床只有18张,负压病房仅3间。

床位奇缺,医护奇缺,患者大增。援助鄂州,刻不容缓!

危急时刻,贵州医疗队来了。2月12日凌晨,贵州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抵达鄂州,2月13日,与先期到达的第一批贵州医疗队充分整合,成建制接管雷山医院,鄂州保卫战全面打响随着第六批、第九批贵州医疗队员的陆续加入,战斗呈现白热化

“没有从天而降的天使,只有逆行而上的英雄!贵州医疗队成建制接管雷山医院,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谈起雷山医院交接之初的情景,贵州省援助鄂州医疗队前线指挥部指挥长、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吕劲松不胜感慨,"在雷山医院战斗的40个日日夜夜,医疗队员不畏艰险、冲在一线、科学救治,用最生动、最铿锵的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出色地完成医疗任务,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雷山医院是鄂州紧急建设的“集装箱式医院”,设施设备有限,没有设置影像、检验、药剂等医技科室,“里面只有病床”。

回忆初进病区,贵州省援助鄂州医疗队前线指挥部成员、贵医附院副院长李昆感叹道:“一家正常运转的医院就像一个人,要具备大脑、五脏六腑、四肢躯干。如果只有病床,相当于只有躯干,别说运转,如何向前迈一步都是问题。

怎么办?李昆斩钉截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前线指挥部先武装“大脑”,将战疫所需的管理、检验、药剂、影像、院感、后勤等“神经元”接入雷山医院。这些精兵强将一动起来,就像“血液流通”。

2月13日夜,第一支“急先锋”进入雷山医院隔离病房,这里刚收治了6名新冠肺炎患者。

贵医附院心内科护士长邹杨,至今对走进雷山医院的第一步印象深刻,"当晚9点多进舱,说不怕,是假的。"邹杨表示,那时,大伙对新冠肺炎病毒知之甚少,“怕”是本能,尤其是穿上防护服后“听力瞬间减弱”,护目镜内凝起水珠,“视线影响大”。整个人,很紧绷。

“要进去了吗?”打开“红区”的门,她问自己。

“是的”,义无反顾。

邹杨和患者说的第一句话:“你好,我们是贵州医疗队的”,那一刻,“砰砰跳”的心定了下来。

“他们,也只是普通的病人呀。”

从那天起,邹杨的身影,无一日,不出现在雷山医院隔离病房。

分秒必争战斗在救治的最前沿

“我们研究发现,普通型患者转为重症、危重症,除了病毒凶险,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前期关口“没有把握好。”贵州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成员、贵医附院副院长左石告诉记者,接管雷山医院之初,贵州医疗队就定下战术:“相对分区、同类集中”,将救治关口前移,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及时有效地治疗基础性疾病,遏制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发展为重型、危重型。

说干就干,贵州医疗队的精兵强将分为8支医疗组,按患者基础疾病分类管理8个病区。

这是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场,“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原三病区医疗组组长喻超、四病区医疗组组长夏仁海、八病区医疗组组长赵厚育讲述了队员们全力救治患者、争分夺秒的种种瞬间。

——2月21日晚,雷山医院二期三病区接令,做好随时收治患者的准备。"在此之前,我们全体队员已经打扫了两三天的卫生,组织要求必须是‘床等人’,不能‘人等床’。“喻超说,讲究速度的战前准备热火朝天,”大伙饿了啃馒头,渴了喝矿泉水,撸起袖子搬氧气罐,一个罐子200多斤,三个男生使劲抬。"一口气搬了10个放在床旁,“确保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及时吸上氧”。

——雷山医院收治的患者是以普通型、轻症为主,病情不算严重,但要谨慎病人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疾与疾,一个代表疾病,一个意味速度,我们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唯有更严、更快、更实、更细,才能打好这场硬仗。”夏仁海表示,治疗手段是多元而缜密的,“除了抗病毒需要的克立芝等药物,还会针对患者原有的疾病进行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千方百计保证不向重症发展。”

——患者从原先就诊机构转至雷山医院,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医护,加上自身患病的烦闷,导致不少人很急躁。赵厚育说,“心病需要心药医”,为了更好地稳定患者情绪,贵州医疗队和病区患者建立微信群,通过聊天的方式,纾解患者内心苦闷和恐惧,日常,护士还会带领大伙做呼吸操,“渐渐地,患者对我们医护人员越来越亲切,心境稳下来,治疗愈发顺利。”有的患者唱歌致谢,有的患者提笔漫画书写感动,还有的视贵州医疗队为亲友,一定要留下联系方式,将来好相见。

学科联手、精准施策、攻心为上、一人一方、中药助阵……贵州战术成效明显。

2月22日,雷山医院首批治愈患者出院;

3月1日,第50名治愈患者出院;

3月5日,第100名治愈患者出院;

3月9日,第150名治愈患者出院;

3月10日,帮助贵州雷山战贫的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脚猛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韬与儿子一同治愈出院;

3月12日,第200名治愈患者出院;

3月14日,雷山医院仅剩住院患者35名;

3月16日,第300名治愈患者出院;

3月23日,雷山医院住院患者正式“清零”。

40天里,贵州医疗队在雷山医院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健全管理救治体系,医护力量从少到多,医疗设备从缺到齐,医院床位从不足到“等人”,成为援鄂医疗队成建制支援的典范;40天里,贵州医疗队员和鄂三医医务人员并肩战斗,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38人,除转院14人,其余全部治愈。实现“三无”:无病亡病例,无转危重型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

哭了,笑了开心与不舍化为相约再见

挥手,告别战斗40天的雷山医院。

曾为雷山医院拼过命的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吴娇深有同感,第一天进舱时的情景清晰眼前,"那是2月23日,雷山医院二期开放,我所在的三病区,一下子收治39人,我收治了16人,所有患者都围在身边,你一言我一语,提问题。"

有患者抱怨医院设施简陋,有患者质疑贵州医疗队医术,还有患者吐槽“天那么冷,为什么不开空调?”

“头一下‘懵’了,又很快就清醒过来。”吴娇一边应答,一边协调开空调,一边安抚患者。

一直忙碌到凌晨。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病区,吴娇防护服下的洗手衣全部湿透。

第二次去查房,吴娇“以心交心”,慢慢赢得了患者的尊敬,"29床是一名普通工人,30床性格内向,31床是做服装生意的……"她清楚地记得每一个患者的名字和性格。“就当作朋友一样的相处。”渐渐地,他们就真的成了朋友。患者出院那天,他们舍不得,哽咽着对吴姑娘说:“以后来鄂州,找我。”

只有朋友,才会想着再见。

而今,吴娇作为贵州省援助鄂州首批返程队员,已经回到贵阳,千里之外的她对于“清零”,内心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最终归结为“苦过、累过、战斗过,但感到最多的是光荣。”

还有从鄂州市中心医院战到雷山医院的林洁如,和患者同是“饭圈女孩”的周佳儒、为患者理发的杜执婵、时刻停留脚步耐心倾听的李庭庭、用上了所有时间只为守护患者平安的李春燕……她们和患者的故事,好似一本“黔鄂一家亲”的书,真情、真心,真意贯穿其间,慢慢翻阅,细细品读的是“心离患者有多近,我们就离患者有多近”的风雨同舟。

故事的结局,特别暖心:看着这座“英雄医院”变空,很多在这里和贵州医疗队员一同战斗过的治愈患者纷纷打来电话,说着恭喜:

鄂州治愈市民周先生:“这是一段永生难忘的经历,多谢贵州医疗队治愈了我,是他们给予我战胜疫情的信心。”

62岁的张阿姨:“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听说贵州平坝的樱花很美,今年错过的花期,让我们明年相约,樱花树下不见不散。”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脚猛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韬的话语中,充满着感动与感恩:“感谢贵州亲人对我一家人的帮助,大恩不言谢,我们贵州见!”

是啊,“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抗疫全胜之际,我在家乡等你,我的湖北老乡。

就如鄂州街头悬挂的横幅那般,“相约桂香时”。

来源链接地址: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171443.html?from=groupmessage

版权所有 © 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版权声明隐私说明备案编号:黔ICP备19007765号-1 公网安备 52010302000012号

Baidu
sogou